優化提升虛擬旅游 促進數字文旅發展
文章來源:網絡 添加時間:2021-08-20 瀏覽次數:1358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們的旅游活動受到限制,VR景區、云觀展、云直播等虛擬旅游形式深受大眾喜愛。2020年11月出臺的《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培育云演藝業態,豐富云展覽業態,發展沉浸式業態,以數字化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提出,培育云旅游、云直播,發展線上數字化體驗產品。鼓勵定制、體驗、智能、互動等消費新模式發展,打造沉浸式旅游體驗新場景。虛擬旅游為旅游者提供了一種“詩和遠方”的選擇,在旅游目的地營銷、品牌形象塑造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數字化建設和智慧旅游發展。為了更好地推動數字文旅高質量發展,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對虛擬旅游加以優化提升。
一、優化虛擬旅游平臺,助力旅游目的地營銷
現階段虛擬旅游主要借助互聯網平臺發展,這種傳播方式具有可交互、設備門檻低、不限時間和空間等優點,不過還存在體驗質量不高的問題。部分虛擬旅游產品僅僅是景區實景圖片和語音講解的粗糙羅列,存在圖片少、畫質劣、交互差、不流暢,體驗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等問題,亟待進一步優化。
一方面,應著力優化虛擬旅游體驗產品,以全景地圖、短視頻等多種形式豐富產品內容,嘗試將旅游線路以攻略形式進行立體化、故事化、具象化呈現,并根據季節變化實時更新產品內容。還可以借助社交媒體平臺發布虛擬旅游產品,及時了解用戶反饋,不斷更新優化。另一方面,應加強云游平臺旅游信息資源整合,將虛擬旅游產品和景區咨詢信息、旅游政務信息、扶貧旅游商品信息等整合在平臺中,從而助力實地旅游營銷。在平臺建設方面可以借鑒“全景客”的做法,通過720度三維立體觀景技術還原國內外知名景區景點,打造會員社區,增加互動性,并整合電子商務、技術服務等信息資源。
二、改善旅游直播體驗,促進云游高質量發展
相比于以廣告牌、宣傳片為主的傳統旅游營銷方式,旅游直播可以讓游客更加清晰、真實、全方位地感受旅游產品特點,因此更受游客青睞。由于旅游直播高度依賴設備的穩定性,畫面頻繁晃動、鏡頭過快旋轉等問題會讓云游用戶產生眩暈和不適的感覺,進一步提升旅游直播體驗尤為重要。
首先,要提升硬件設施設備的質量,充分利用微云臺、防抖手機等穩定的設備來改善和優化直播體驗。其次,要合理設計虛擬旅游產品,一是控制旅游直播的時長,過長的時間則會讓觀眾產生疲勞,二是多角度呈現直播內容,以第一視角講解,并嘗試通過多視角切換、跟拍主播等多種形式來呈現直播內容,從而帶給觀眾多維感官體驗。此外,還要不斷提升旅游主播的知識和技能,提高旅游主播的職業素養。在直播前,主播要充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特色文化,對直播所要呈現的內容應有詳細的規劃;直播過程中要弘揚正能量,傳播優秀的文化內容。平臺經營者則應加強對主播的技能培訓和綜合素質評估,加強對旅游直播內容的監管。
三、開發全新應用場景,豐富旅游產品供給
虛擬旅游可以借助高端設施設備豐富實地旅游產品供給,增加娛樂項目,提升實地旅游體驗效果。
一方面,要探索虛擬旅游+歷史遺跡的全新應用場景,打造切合主題的沉浸式體驗效果。比如,虛擬旅游可以用來還原消逝的歷史場景、復原古代遺跡的風貌、展示因保護而無法開放的區域。現在利用虛擬旅游的技術手段可以讓敦煌壁畫“動”起來,未來也可以重現圓明園輝煌的歷史。另一方面,要不斷鼓勵開發虛擬旅游娛樂項目,打造以探險、科研、娛樂為目的的沉浸式體驗產品。虛擬旅游的優勢在于能讓旅游者擁有日常生活中難以實現的獨特體驗,比如在模擬失重的環境里體驗太空旅游、在模擬極地的環境里觀賞極光等。虛擬旅游也能讓旅游者安全地置身于“危險地帶”,比如,通過虛擬旅游設備模擬火山噴發、地震等體驗項目,從而達到研學教育的目的;打造虛擬極地滑雪、懸崖騎行等極限體驗項目,讓游客沉浸其中。
四、深入挖掘文化故事,打造獨特IP形象
處于發展初期的虛擬旅游對文化挖掘還不深,高質量的內容還比較缺乏。下一步需要不斷深化文化內涵,專注內容打磨。
首先,生產高質量的內容需要講好故事,一個好的故事能夠賦予產品獨特的魅力,維持產品的生命力和活力。其次,獨特的IP形象可以樹立品牌,推動內容創新,優化游客體驗。要結合動漫、影視、文學等元素來打造主題鮮明的IP形象。最后,要注重打造專業的內容運營團隊,不斷強化產品內容管理。現有的云旅游、云演出等數字文旅產品往往缺乏系統的內容運營,導致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產品更新不及時、用戶響應程度低等問題。數字故宮在內容創新方面的做法值得學習借鑒,游客不僅可以通過網站以全景視角觀賞故宮景色,還可以聽到豐富的歷史故事講解。故宮也將獨特的IP元素融入數字文旅內容設計中,開發了諸如“太和殿的脊獸” “宮門關”等多種娛樂小游戲,游客可以一邊玩游戲,一邊在線上商城購買故宮文創。
五、精準定位細分市場,推出個性化休閑體驗
隨著虛擬旅游形式的普及,大眾化的虛擬旅游產品將無法滿足特定群體的需求,這就要求企業能夠精準定位細分市場,打造個性化的數字產品。
一方面,要通過深入調研,了解細分市場需求,做到精準服務。比如針對青少年群體開發研學教育類的虛擬旅游產品,為老年市場開發線上觀光、康養醫療主題的數字產品。另一方面,要緊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及時推出個性化、主題化的沉浸式體驗產品。近年來,青少年的娛樂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Z世代已經成為“宅”生活的主力,對于休閑體驗具有更高水平的追求。比如融合了主題場景、演藝劇情、美食、探險等多種娛樂元素的 “劇本殺+景區”沉浸式體驗深受青年人喜愛。發展虛擬旅游,應當把握新的發展機遇,探索青年人喜歡的主題模式,開發諸如“劇本殺+文旅”“二次元+文旅”“電競+文旅”等個性化產品。
六、強化制度政策保障,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虛擬旅游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制度支持和政策保障。
首先,有關部門應制定并落實諸如稅收優惠、科研資助、開發獎勵等方面的財政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虛擬旅游項目建設,解決高端虛擬旅游技術開發面臨的資金等方面的問題。其次,要落實人才保障政策,鼓勵學校和企業聯合培養數字文旅產業發展亟需的專業人才。此外,要鼓勵行業創新,支持“沉浸式”虛擬旅游平臺建設,推進新型軟硬件設施設備和數字文旅產品技術開發。最后,要制定相應的監管政策,規范行業發展。比如,建立虛擬旅游內容和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完善虛擬旅游知識產權保障的相關制度,制定并實施用戶數據隱私和企業數據安全評價標準等。
虛擬旅游為旅游者提供了一種“詩和遠方”的選擇,在旅游目的地營銷、品牌形象塑造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數字化建設和智慧旅游發展。